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· 学生园地 · 素质教育 · 正文

素质教育

当代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再思考
发布日期:2014/03/25     点击量:
    《共建本科学院,再建美丽校园》是我院重要的发展目标,如何实现这一目标,加强当代大学生学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,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。
一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战略意义
    1.加强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是新形势下确保人才质量、参与国际国内办学竞争的需要。加强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提高办学水平,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“三个面向”教育思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。
    2.加强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是当代青年学生参与人才竞争,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需求。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,由阶段教育向终生教育转变,随之而来的高校“自主择业、双向选择”的就业制度改革,对人才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大学生逐步清醒地认识到,过去“靠一张文凭打天下”的时代一去不返了,而要从众多的学子中脱颖而出,就得靠竞争,竞争就要凭实力,实力从哪里来?实力就要从学习中来。
    加强学习、完善素质、培养能力、迎接挑战,这是现代青年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由之路。
    3.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是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状况的现实要求。各高校学风状况良莠并存,整体一流学风尚未形成,尤其是部分院校办学时间不长,办学水平不高,办学重点还没有转移到学风建设上来,以至有些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没有形成,学习自觉性不高,学习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等等。这都说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刻不容缓。
二、科学定位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基本目标
    学风就是学习风气,其中包括学习态度、学习原则、学习方法、学习品格、学习效果、学习效益、学习环境等等。而高校的学风水平是衡量其内在潜质和文化底蕴的外在表现形式。科学定位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基本目标,首先要坚持四个前提:一是学风建设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教育总方向相适应;二是与时代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;三是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相适应;四是与优质学风形成的规律相适应。坚持了这四个前提,学风建设的目标就有了它初步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来源。
大体说来,大学生学风建设目标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方面。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,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提供文明、健康、科学的思想道德条件和校园文化学习环境,这是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中心思想。而具体目标因各高校的历史渊源、发展状况等而各有侧重,各呈特色。
    但大略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共同要求:正确的学习观;科学的学习方法观;高尚的学习品格观;高效的学习效益观。
三、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主要原则与对策
    1.坚持学生主体、以人为本的育人原则。通过思想教育和引导,激发学生内部成才动力,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不竭动力。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,是学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与受益者。这就要求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原则,从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出发,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,全面激发学生内在的成才动力,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。
    2.坚持教师主导,以教风带学风的原则。通过师德建设,提高教学质量,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,形成学生学习的榜样示范群体。教师的思想行为、学识水平等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。在教学互动过程中,教师是主导,学生是主体,严谨规范的教风具有启动、导向、激励和约束功能,必然对学风直接产生深刻的内化感染作用,所以教风还是占主导地位的,起方向性作用的。学校应该把教风建设如治教态度、治教水平、师德建设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来抓,从而带动学风建设。
    3.坚持导管结合、以导为主的原则,通过健全各种有效机制,落实学风建设各项目标与要求。

COPYRIGHT (C) 2012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

地址:河北省邢台市泉北西大街1169号   电话:0319-876997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