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· 思政资源库 · 榜样的力量 · 正文

榜样的力量

榜样的力量——马宏林
发布日期:2025/10/15     点击量:

从优秀毕业生到全国金牌——记马宏林老师扎根实训室写就的“机电人”担当

马宏林,一级技师,河北省技术能手,智能制造虚仿技术工作室主持人,“邢台工匠年度人物“获得者。他在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斩获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3项、三等奖3项,获省级一等奖6项;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奖项4项、省级一等奖3项。作为主编编写的《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》教材已于2025年2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。他还联合企业研发了“工业机器人工件智能清理系”与“自动喷涂系统”,有效提升生产效率、降低成本和职业健康风险,彰显了扎实的工匠精神与师者担当。

在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室里,总有一个身影在机床与电脑之间穿梭,他既是实训室里技术精湛的“技术骨干”,也是从校园走出又回归讲台的“成长榜样”。他就是马宏林——一位用匠心守护初心、以实干践行使命的优秀教师。近日,他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,斩获全国技能大赛数字孪生应用技术项目金牌,再次用实力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“爱岗敬业”。

一、从赛场尖兵到育人园丁,他用坚守书写职业信仰

马宏林曾是斩获多项国家级技能竞赛金奖的“技术能手”,毕业后选择回到母校,成为一名教师。十余年来,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与实训一线,把对智能制造的热爱,融入每一次设备调试、每一轮学生指导、每一场竞赛攻坚。

“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,就得把技术学扎实,把责任扛起来。”这是马宏林常说的话。白天泡在实训室钻研设备,晚上对着电脑模拟操作到深夜,他用无数个与设备为伴的日夜,换来了9项国家级、8项省级奖项的辉煌成绩。即便荣誉加身,他依然没有离开实训一线:“车间里的设备、学生们的需求,才是我最该守着的‘阵地’。”

二、不仅是技术的传授者,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

“一个人的优秀不算优秀,能让更多人变得优秀,才是真正的价值。”马宏林把这份信念融入育人工作中。他不仅教学生技术,更教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。

2024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大赛时,团队因设备参数问题陷入困境。距离比赛只剩3天,马宏林带着学生住在实训车间,逐行检查代码、反复调试,饿了吃泡面,累了趴桌休息。最终,团队斩获国家级二等奖。有学生感慨:“马老师教会我们的不只是技术,更是面对困难时‘不放弃’的劲头。”

三、家庭与事业的平衡,是责任也是选择

荣誉的背后,往往是默默的付出。马宏林结婚不久,孩子尚小,正是家庭最需要他的时候。然而为了备战全国大赛,他常常加班到深夜,甚至周末也泡在实训室。妻子理解他、支持他,独自承担起照顾孩子的重任。马宏林常说:“对家庭我有愧疚,但我希望将来孩子知道,爸爸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。”

这份对职业的敬畏与对家庭的愧疚,交织成一名普通教师不普通的选择。他用行动证明:爱岗敬业,不仅是对岗位的忠诚,也是对家庭、对社会责任的担当。

四、与时俱进,他是技术创新的先锋者

在马宏林看来,爱岗敬业不是“守着老经验不变”,而是要“不断升级”。他主动学习数字孪生、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,牵头成立“智能制造虚仿技术工作室”,带领师生开展技术攻关。他研发的“基于数字孪生的设备故障诊断系统”,将故障诊断时间从2小时缩短到15分钟,已在多家企业推广应用。

在教学中,他将竞赛案例转化为教学项目,引入虚拟仿真技术,让课堂与行业前沿“无缝对接“。学生们说:“听马老师的课就像‘站在行业前沿看未来’。”

五、结语:以匠心守初心,让敬业之光点亮未来

马宏林的事迹,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,诠释了爱岗敬业的真谛。他从优秀毕业生到实训教师,从“技术能手”到“金牌导师”,用十余年的深耕,把“干一行、爱一行、钻一行、精一行”刻进职业基因。

他是无数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缩影,更是新时代爱岗敬业精神的生动写照。让我们以马宏林老师为榜样,在平凡的岗位上倾注热爱,用实干创造价值,让匠心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!

上一条:没有了!

下一条:榜样的力量——杨立云

COPYRIGHT (C) 2012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

地址:河北省邢台市泉北西大街1169号   电话:0319-8769972